close

 

在灑滿陽光溫暖的斗室裡,經過一個早上的工作奮鬥,

這時,不妨來杯午茶,提振精神一下吧!

這是魚的午茶時光。

(前言:換工作之後,換了一種生活型態,就像從學生時代畢業到出社會一樣,都有很不同的轉變

但是,就如當初一進大學受到的劇烈衝擊——從完全的束縛到幾乎完全的自由——

對生活有著迷茫和彷徨,當時帶在魚心中的一個詞彙就是:莫忘初衷。)

 

其實很久之前就該寫這篇文章了,但是中間發生了許多事,工作之外,

當然都是屬吃喝玩樂的拉,

出了一趟遠遠門,又到處吃東西(不負責拍了照還沒有寫食記)

魚接下來會一一補記,希望記憶不要溜得太快啊!

 

相信不少人知道,「下午茶」的由來是在1840年代的英國興起。

這個時代的英國,被稱為維多莉亞時代(1837~1901年)

由維多莉亞女皇Alexandrina Victoria統治,是英國政治和平安穩的高峰。

正如人閒產生文化,安穩產生享受

在這個時候就有一位女爵安娜貝佛(英文:7th Duchess of Bedford)

認為從中餐到晚餐時間間隔太長(註:歐洲人真的都超級晚才吃晚餐啊!而且出餐都超級慢)

加上當時午餐頗為少量

因此在下午時,便請女僕準備紅茶和點心打發時間,順便小小解饞

後來安娜貝佛女爵又覺得自己一人用茶點頗為無聊,

便邀請知心友人來閒話家常,從此,下午茶除了休閒放鬆或提神的功效,

更是當時上流社會重要的社交場合。

 

不過除了上述的說法,也有學者認為英國的下午茶文化

或說「英國紅茶文化」

是受到中國的影響而產生。

但魚覺得事實上兩著應該都有關係,因為中國的茶葉對西方產生影響

早在17、18世紀就有跡可循,到了19世紀會在上流社會產生旋風

也不是太過意外的一件事。

(其實魚覺得歐洲上流社會真是歷史和文化的能手阿,

往往帶動了流行和某種風格的鑑賞,更留給後人所謂的某個時代精神

到現在下午茶還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場域,代表了某種價值信仰)

過去,紅茶在英國是昂貴的商品,供奉給皇室或貴族使用

但是經過「下午茶」這樣的風尚習慣「包裝」後,

每到了下午三、四點,仿佛就該有個午茶的時光,

這成為一種儀式,一種態度,一種品味,和一種優雅。

而且,午茶的重點,從最先開始的品茶小點,

到後來的沖茶方式的講究、茶具本身材質圖案和擺設方式考量,

以及茶點的精緻豐盛程度,都大大改變午茶的形態。

 

茶,在這樣的演變後也變得不是主要的重點,

甚至到現在只要在這個時光(3~4點)用餐(不喝茶也可)的形態

還是被稱為「下午茶」。

 

偶爾,在忙中偷閒,雖然沒有出門到專門的下午茶店,

也沒有找幾個知心好友一起享用聊天,

在自己的辦公室或是斗室裡泡上一杯茶,這就是一種享受

工作之餘的樂趣,飲茶的美學,兩者加起來,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首圖是當天在陽光下、電腦前飲用的茶是從日本宇治伊藤久右衛門,

這家抹茶專賣店帶回來的抹茶拿鐵。

小小一袋只有二十小包(一小包12g,加水130c.c),

價格是那時折台幣約400多元

對剛畢業的魚來說,並不便宜

(順道一提,那時去日本是因為畢業旅行)

對於不便宜的東西,我總會有些捨不得吃或捨不得喝,或捨不得用

直到快要過期,才會趕快拿出來把它們吃完喝完或用完

 

於是,拖了半年多,這抹茶拿鐵正值快要過期的時候了

決定在每兩到三天會給自已的午茶時光中,

一一把這些從國外帶回來的茶品們慢慢泡完

 

這款抹茶拿鐵,口味很細緻,有很多層次。

初入口時,帶著濃郁的抹茶泡泡,有點像奶泡的感覺,

但是當把奶泡喝完畢後,隨之而來是較為清爽的抹「茶」加一點牛奶,

拿鐵(牛奶)的比重變得比較輕微,甚至與馬玉山的抹茶拿鐵相比,

口感較為淡,喝下肚雖然會由喉嚨回甘,

卻不像馬玉山的抹茶拿鐵殘留在杯身和嘴中。

 

魚原以為濃至化不開才是最好的表現,可是事實上,任何事情過頭了,

就會有失其風味。

無論是追求任何事情都一樣,可以積極熱情,甚至可以瘋狂,

但絕對不要讓自己陷入走火入魔的情況。

 

這款從宇治帶回來的這袋抹茶,就如當地小店或下午茶店喝的味道一樣,

好像日本比較偏好清淡一點,而非有重重奶精味的飲品。

而魚原本喜愛又濃又重的奶味,卻被這款抹茶拿鐵深深吸引了!

因為味道比較天然(保存期限真的頗短)、清爽

而且,雖然較為清淡卻完全展現抹茶和牛奶不同的樣貌。

 

突然想起,日本重視的禪學,是一種極簡和淡雅的追求,

一種平靜和內心的修煉。

或許這些茶飲,也刻意或無意之中,融入了這種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艸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